中心概况

常州工学院工程训练中心现有使用面积12800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637万元,教职工110名,承担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光电信息工程等24个专业的专业基础、专业实验和实习(训)等教学任务,中心对全校学生开放,同时为学生的创新教育与训练、学科竞赛等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服务。

中心下设工程认识训练部、工程技术基础训练部、工程综合训练部和创新实践训练部等四个教学部门。目前共有教职工110人,其中专职员工74 人,兼职员工24 人。教师队伍中有教授14人,副教授 27 人,工程师系列职称 24 人,技师5人。师资队伍中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7 名,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8名,具有博士学位员工人数为23名,硕士学位员工人数为25名,二者合计占总员工的比例为65.8%;30-50岁的员工为48名,占总员工的比例为65.8%。

学校在2019年建设期内共投入280万元用于新设备的购置,其中中央财政投入经费200万元;已完成所有设备方案的认证、设备招投标工作,并已经支付部分货款。

中心借助江苏省机械工程教育中心平台,在江苏南方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新誉集团、常州市隆龙升经编有限公司的基础上,新增建设了40个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供学生参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开展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实验教学改革

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

以人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贴近工程实际。操作层面知识建构与能力培养并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举。

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建设成效:

(1)以强化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为重点,按照服务理工类专业的具体要求,全面融入“2+1+1”(机械类非试点)、 “3+1”(卓越计划)和 “3+4”( 中职与本科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参与相关专业的建设,创新机械专业类人才培养方案。

(2)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五大模块分解任务,全面优化和重组工程中心资源,积极承担工程实训课程教材或指导书的撰写,参与专业教学需要的课程建设与教材编写。

(3)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以工程训练中心为基体,融合其它校地企资源,政产学研协同,打造一批满足“机械类专业”实施企业学习和实践的校级工程实践教学基地。

(4)根据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和“机械类专业”内涵建设和专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外引内培建成一支学缘分布广泛、年龄与职称比较合理、师资队伍整体实力较强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实验教学效果与教学成果

围绕航空特色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建设的要求,联合深圳通用航空飞机工业集团等开展航空类专业“3+1”、“4+1”、“2+2”和“3+2”等人才培养模式“X+Y”改革,X年进行理论教育,Y年工程中心和公司紧密合作,拓展服务能力和培养水平,培养综合创新能力;机械类普通本科专业以服务航空产业为目标,开展“2+1+1”人才培养、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3+1”人才培养和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形成相关模式的工程训练培养方案和创新模式建设。总体上尝试将实践性教学课程和项目分为基础层、提高层和研究创新层三个层面,构建了由“工程认识实践”、“工程技术基础实践”、“工程综合实践”和“创新实践训练”四个平台构成的工程训练协同创新中心实践教学新体系,并按该体系进行实施。“工程认识实践”由工程技术认识和专业思想训练两个模块构成,培养对专业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求知欲。  通过梳理、重组各课程的实验、实训和实习等环节的教学内容,在工程训练中心覆盖全校26个专业78门有实践性环节内容课程中确定了262个实验、实习(训)项目,组成以上16个模块,其中提高型、研究创新性实验、实习(训)项目达到65%。

中心制定出训练计划后,认真执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生掌握本专业应具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实际水平比较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增强,具体表现如下:

在实践教学方面,本年度积极组建了常州市空天信息应用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联合中国航发兰翔机械责任有限公司,积极申报了江苏省通用航空器关键部件智能循环制造工程研究中心。本年度还充分挖掘中国绿色铸造小镇-溧阳竹箦镇在铸造产业方面的独特优势,与溧阳万盛铸造有限公司联合申报了江苏省高铁制动系统核心部件绿色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利用企业资源,与常州巨竹由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共同建设“高端检具科研试制中心”,这些工作在共建学生实习平台、合作开展科研与学科实验室、孵化创新创业项目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本年度在校企合作办学方面积极探索,主动与瑞声科技(常州)控股有限公司对接,与常州启航服务外包有限公司、常州新华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江苏安普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桑尼尼(常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常州昊邦智能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对接。中心与企业共建的精密制造技术实践教育基地、智能装备实践教育基地、与常州市隆龙升经编机械有限公司共建数字化设计实践教育基地,还与常州宝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安费诺连接器常州有限公司等企业等一批实践教学基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稳定的实习实践场所,还通过实践训练项目深化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现已建成企业冠名班多个(科华控股等),共建教学实验室多个(常州泽邦制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运动控制技术联合实验室”等)。这些都为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平台。本年度建设创新创业实验室3个,开展创新创业类课程5门,校级产教融合示范课程2门。本年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品牌专业验收,获批省一流专业,已推荐申报国家一流专业。本年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顺利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现场考察。本年度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本年度教育部教改项目立项1项,省级教改项目立项1项,结题1项;省级在线开放课程立项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1项,省级重点教材2部;校级金课立项1项,校级重点产教融合教材1项。《机械制造工艺学》微课入选学习强国平台。“机械设计与制造”被授予校级优秀教学团队。获省级微课比赛三等奖1项。获校级讲课比赛一等奖1名,三等奖1名。获省级优秀毕业设计2篇,校级优秀毕业设计13篇,校级优秀毕业设计团队1个。教育教学类论文被中文核心期刊录用2篇。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和创新创业活动和竞赛,获2019年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达16项,校级重点136项。获2019年全国创新大赛国奖4项、省级奖20项。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和创新创业活动和竞赛共计获省级以上奖项39项,其中国际奖项3项.国家级奖项9项,省级奖项26项.具体如下所列:国际奖项3项:首届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亚洲赛区)团队二等奖2项、个人二等奖1项;国家级奖项9项:其中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国家级一等奖3项、国家级二等奖2项,2019数字科技文化节暨全国3D大赛12周年精英联赛国家级一等奖2项,机器人焊接工艺设计讲演国家级三等奖1项,中焊杯-机器人焊接国家级三等奖1项,机器人焊接实操竞赛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级各类竞赛获奖26项:其中获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省赛获特等奖6项、省级1等奖6项、省级二等奖9项、三等奖1项,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江苏赛区省级一等奖1项,获第12届全国周培源力学竞赛暨第11届江苏省大学生力学竞赛省级二等奖1项,获第16届江苏省高校大学生物理与实验科技创新竞赛省级二等奖1项,2019年挑战杯比赛获省级三等奖2项。本年度学生参与申请的专利数达到8个,学生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圆满完成专家入校考查工作,启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

充分发挥专业、学科优势,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办学方面积极探索,先后与瑞声科技(常州)控股有限公司对接,与常州启航服务外包有限公司、常州新华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江苏安普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桑尼尼(常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常州昊邦智能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继续教育招生工作宣传与对接,全年共完成校企合作班招生人数为165人。积极与常州市盛士达汽车空调管路有限公司、常州市长力机床有限公司开展技工高级和技师二级培训,共计完成培训90人,完成培训学时112学时,常州市长力机床有限公司培训学时为40学时,通过和企业的深入合作,加强了与企业的产教融合深度。

构建了航空与机械工程学院完整的实践创新教育体系,面向全校开发的创新创业教育开放共享实践平台正式运行,成功举办了校2019年度大学生创想(创业)大赛;不断追踪学科前沿发展动态,稳步开展学科建设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学院主动联系专家,为教师申报自然基金项目开展针对性较强的面上辅导和个性化指导。2019年,省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项、省前瞻性计划-工业支撑计划项目3项,常州市应用基础研究1项、常州市科技支撑项目1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纵横向科研到账经费1200万余元,申请发明专利60件、授权发明专利35件,新增省部级以上学科科研平台1个,获机械工业联合会成果鉴定4项。


实验队伍建设

加强队伍组织结构调整,注重优化教师的学历和职称结构,加大教师引进力度。年内引进博士14名,海归博士2名。

强化实验教师的在岗培训,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学历进修,造就了一支素质高、能力强、和谐敬业的实践教学和管理队伍。积极开展新进教师“师徒结对”工作,14位新引进的教师与14位资深教师结成“业务师徒”,并通过文件的形式对工作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了规定。积极鼓励教师攻读博士学位,落实专任教师的“硕士化”目标,优化师资结构。

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科研、实验,参与实验室的建设与改革,要求专任教师必须具备相关的工程实践经历,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签约基地工程岗位工作,以更新工程知识, 掌握新的实践技能, 丰富工程实践经验。高度重视人才自我培养工作,鼓励和支持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积极推进教师国际化工作,3名教师赴国(境)外研修访学(其中1名赴澳大利亚,1名赴新西兰,1名赴德国);大力推进“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工作,2位教师参加科技镇长团挂职锻炼。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成效显著。

高度重视人才工程,对照标准积极培养、踊跃推荐各类人才培养和各级职称晋升对象,年内1人获批2019年度高校青蓝骨干教师队伍、2人入选学校“青年学者支持计划”,2人晋升教授、2人晋升副教授。


管理模式

1.工程训练中心为校级直属教学单位;

2.工程训练中心机构设置及职能分工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按照教学体系分为工程认识训练部、工程技术基础训练部、工程综合训练部和创新实践训练部及办公室等五个部门。

3.制定了工程训练中心相关规章制度和教学规范,明确了工程训练中心各岗位的职责。

4.完善了工程训练中心的设备、安全及卫生保障制度。



条件与环境

截止2018年底,常州工学院工程训练中心现有使用面积12800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637万元,教职工110名,承担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光电信息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技术等26个专业的专业基础、专业实验和实习(训)等教学任务,中心对全校学生开放,同时为学生的创新教育与训练、学科竞赛等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服务。

中心采取共建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合作双羸的原则,面向校内所有专业和周边所有院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开放。通过校院、校企共同建设与管理,实现校院、校企双方资源、技术、人才和信息的共通共享。2009年运行以来,没有出现安全责任事故。

示范辐射效应中心采取共建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合作双羸的原则,面向校内所有专业和周边所有院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开放。通过校院、校企共同建设与管理,实现校院、校企双方资源、技术、人才和信息的共通共享。每年获益学生超过7000余人次,省内兄弟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利用虚拟实验室和网络平台进行辅助教学,效果显著,接待多批次外校参观访问,多所省内外院校来中心交流。

与内蒙古天骄航空公司、北大荒通用航空公司、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等中西部企事业单位和高校协同创新,有力支持了中西部企业和高校的发展。与省内兄弟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利用虚拟实验室和网络平台进行辅助教学,效果显著,接待多批次外校参观访问,多所省内外院校来中心交流。


中心特色

1.注重创新训练,将创新学分列入培养计划,构筑第一、第二课堂交互联动的人才培养立交桥。中心注重机械创新能力培养训练平台建设,从机械工程学科创新训练的角度,构建了3D打印,模块化机器人,移动机器人,飞思卡尔智能小车,精密测量、精密传动、先进加工等多项创新平台。向学生全方位开设创新训练项目、校级、省级、国家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学科竞赛项目、工程实践竞赛项目,不仅保证全体学生有充足的学习和训练平台取得创新学分,也为学生提供了机械工程学科丰富的训练内容。

2.校企教学资源共享,管理机制和模式开放,通过工程训练内容特色化及,深化工程训练的深度。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协同建立各具特色的精密制造技术实践教育基地, 智能装备实践教育基地, 数字化设计实践教育基地. 校企合作模式多样且深入,学校与合作企业新誉集团有限公司及常州市新北区人民政府共建“常工新誉协同创新园”,学校与合作企业常州隆龙升经编机械有限公司在学校共建“精密检测实验室”。 中心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完成产学研全面合作的融合发展型基地,截止2019年,签约的校外实习基地75家,其中重点合作的校外挂牌实习基地有29家,2019年度与科华控股公司进行了深度融合发展企业,并成立了“科华控股”冠名班,目前工业共有5家企业进行了深度融合发展的合作,建成5个企业冠名班。本年度,中心还与常州泽邦制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共建教学实验室1个:“运动控制技术联合实验室”) 。2019年度中心还和企业共建创新创业教育联合实践基地1个,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2个。总之中心在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与产学研合作方面,成绩显著。

3.发挥优势,强化实践,发挥双师型教师在工程环境中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优势。整合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实验教学资源,协同打造校内外结合、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双能型”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发挥校内“双师双能型”或有企业经历的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优势,由校内“双师双能型”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双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专业实践。利用工程中心的技术、项目和资源优势,在工程环境中培养工程人才,并由工程环境检验人才培养质量。

4.紧紧贴近专业实际,把握专业发展脉搏,积极研究与探索依托学生专业社团不断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途径和方法。工程训练中心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情况,为机械创新社、汽车俱乐部、三维建模社、电子协会、科技协会、虚拟仪器、应用光学等系列专业社团搭建了平台,组织学生开展学科竞赛和专项训练活动,形成了以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导,强调学用结合、学做结合、学创结合的培养模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

5.产教融合,共同培养产需人才。目前已经以全省名列前茅的成绩上报国家产教融合项目。